日本拉面讲究“一汤二面三料”。汤底是拉面的灵魂,常见的有鸡骨汤(酱油汤)、猪骨汤和海鲜汤3类。鸡骨汤较为清淡,猪骨汤浓郁香滑,海鲜汤鲜美可口。不同地区的拉面汤底还有独特的风味。很多老店用的老汤是一店之魂,只有店长、老师傅可以碰,后厨的新人甚至连熬汤的锅都不能靠近,可见汤底于拉面有多重要。
面条讲究弹性和口感,一般分为细面、中粗面和粗面3种。细面适合清淡汤底,中粗面适合浓郁汤底,粗面则适合重口味汤底。面条的制作工艺也会影响口感,手工揉制的更具弹性和嚼劲。
佐料浇头更是丰富多样,包括日式叉烧、溏心蛋、葱、笋干、蔬菜、海苔、木耳等。这些配料不仅增加了拉面的营养价值,还增添了丰富的口感和层次感。地区特色的调料,如札幌的味噌、博多的辣椒酱等,也代表着当地拉面的独特风味。
“一汤二面三料”排列组合的搭配造就了日本拉面的多样性,不仅表现在地区差异上,还体现在不同的流派和制作方法上。简单一碗拉面,要玩出多样,就得在汤、面和料上下功夫。
展开剩余74%01
从北到南,因地制宜每一碗
据日本拉面协会2024年最新统计,日本共有当地拉面183种,包括北海道13种、东北地区35种、关东地区35种、中部地区39种、关西地区13种、中国与四国地区24种、九州与冲绳地区24种。
北海道以寒冷的气候和丰富的海鲜资源闻名,这里的拉面自然也融入地域特色。北海道作为日本土地面积最大的一级行政区及唯一的道,也是本州岛外最大的岛,在道内就有札幌拉面、旭川拉面、函馆拉面3种截然不同的知名拉面。札幌拉面通常结合猪骨汤底、味噌和蒜,创造出独特的浓郁风味,体现寒冷地区对于浓郁口味的偏好。配料中常见玉米、蔬菜和海鲜,不仅代表北海道的农业和海洋资源,也为拉面增添一抹清新。面条一般为中粗卷曲面,能很好地吸附汤汁。旭川拉面的特点是使用猪骨和鱼类、海带熬制的混合汤,味道浓郁,加入了大量猪油以保持汤的温度,尤以酱油味道的汤底最知名,也有味噌和盐味的,面条通常是含水量较低的卷曲细面。函馆拉面以盐味汤底为主,以清淡口味和少油著称,汤色清澈。函馆拉面的汤底通常由猪骨或鸡架熬制,体现了该地区对食材原味的尊重。
函馆拉面以盐味汤底为主,口味清淡、汤色清澈。
旭川拉面加入大量猪油保持汤的温度,尤以酱油口味最知名。
九州地区的博多拉面使用极细的直条面,汤底浓郁,通常搭配简单的佐料,如渍红姜、白芝麻和蒜。博多拉面的汤底经过长时间熬煮,直到猪骨溶解成浑浊的白色或酱色肉汤。
新横滨拉面博物馆于1994年开业,介绍日本拉面历史和文化,在此可品尝从北海道至九州的多种当地拉面。图1为其地下复刻重现的1958年日清鸡肉拉面问世时的街景。
随着时间推移,日本拉面逐渐形成了最具代表性的三大当地拉面,即札幌拉面、喜多方(福岛县)拉面、博多拉面,各自以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闻名。喜多方拉面大多采用清淡的猪骨和沙丁鱼干汤打底,配上酱油调味,味道清淡,面条是宽扁的卷面。
家系拉面起源于“吉村家”拉面,店铺名牌多为红色,以家字结尾。
发布于:山西省